从青涩到笃定:一名党员教师的三百六十日职教成长印记

  • 作者:智能制造工程系党支部
  • 来源:
  • 点击:12
  • 时间:2025-10-16

微信图片_20251016120309_4_488.jpg

时光的河,悄然流淌。转眼间,我以党员教师的身份站在职业教师岗位已近一年。回首去年九月十号那个初秋的清晨,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身为党员的责任担当,踏入了充满活力的德阳安装技师学院。彼时面对“教师”二字,虽有懵懂与未知,但党员“冲锋在前、勇挑重担”的信念始终在心中指引方向。如今,在实训室灯火通明中,看着学生们专注接线、编程的身影,成长的充实感、职业的笃定感与党员的使命感交织在一起,在心中缓缓升起。这三百多个日夜,是一段以党员标准为尺、用学习实践汗水写就的青春印记。

初登讲台,我以党员的初心在理论与现实碰撞中摸索前行。记忆犹新,接手的首个任务是协助指导“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”实训课。书本上的电路图清晰明了,可面对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怀疑的“准工匠”,以及眼前错综复杂的导线、开关、灯座,我切实感受到“知识”与“传授”间的鸿沟。讲得口干舌燥时,有学生提问:“老师,为什么火线一定要接在开关的动触点上?”这个基础问题,让我深刻意识到,作为党员教师,不仅要做知识传递者,更要做技能规范的守护者、学生成长的引路人。空有理论如无根之木,党员的责任感促使我主动突破困境。我泡在实训室反复拆装练习,预判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,琢磨最“接地气”的讲解方式。这个过程,是褪去学生气、以党员担当完成从“懂”到“会教”的第一次蜕变。

赋能成长,我以党员的进取精神在培训沃土中汲取养分。幸运的是,学校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丰沃土壤,而我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抓住每一次提升机会。入职不久,我参加“德阳市骨干教师培训班”,教育专家的全新教学理念、同行的生动案例,让我看到职教课堂的更多可能。作为党员,我主动将所学的项目式教学、小组协作法融入课堂,把枯燥的线路安装变成有趣的“闯关任务”,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爱上学习、学好技能。随后参加的“四川省学科带头人培训班”,不仅提升了我的技能,更让我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。作为党员教师,培养大国工匠、服务地方经济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。这份使命感推动我从“教书”向“育人”深度思考。同时,我深知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主动报名“低压电工操作证”培训考试。白天教学、晚上挑灯复习实操,最终拿到的证书,不仅是上岗许可,更是我以过硬本领践行党员承诺的底气。在指导学生PLC及其外围设备安装与检修时,凭借扎实的安全知识与操作规范,我能更自信从容地教学,敏锐纠正学生操作中的安全隐患,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教师的专业担当。

以心换心,我以党员的奉献精神在班主任角色中体悟责任。若说课堂教学是“经线”,班主任工作便是“纬线”,而党员的奉献精神则是编织完整教育图景的关键。担任24电气3班助理班主任,对我而言是考验更是淬炼党性的机会。从第一次组织班会的紧张,到如今叫出每位学生的名字、了解他们的性格与家庭情况;从处理同学摩擦时的手足无措,到如今耐心倾听、引导他们学会沟通包容。每月“90+”的考核分数,不仅是工作成果的体现,更是我以党员初心践行育人使命的见证。我深知,青春期的学生需要的不只是严厉管教,更需要真诚关怀。作为党员教师,我既做他们的“大家长”,关心起居冷暖;也做“知心朋友”,倾听烦恼梦想。当用真诚换得学生的信任与依赖时,我更加明白,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工作能力上,更体现在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中,这份责任让我在教育路上更快成熟。

融会贯通,我以党员的引领作用在实训课堂见证价值。如今再站“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”“PLC及其外围设备安装与检修”的讲台,我已不再是照本宣科的“新手”,而是将理论、技能、安全规范与职业精神融会贯通的教育者。在照明线路课上,我把简单的双控灯电路引申到智能家居场景,以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潜能;在PLC课上,将编程任务设计成小型工业项目,让学生体验完整工作流程。看到学生因成功点亮电路而欢呼、因调试通程序而眼中放光时,我不仅看到了技能带给学生的成就感,更看到了教师在培养技能人才、助力国家制造业发展中的价值。

从懵懂到适应,从适应到热爱,这一年,以党员身份扎根职教的经历,为我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底色。我深知前路漫漫,教学能力精进、专业技能深化、教育管理提升仍需持续求索,但身为党员,我从不迷茫。未来的无数个三百六十日里,我将继续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引领,与学生们一起,在实训室的叮当声中、代码的字符海里,共同成长,书写党员教师平凡而闪亮的职教篇章。我心向阳,步履不停,以初心践使命,以行动担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