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勤为径,以践为舟 ——优秀毕业生赖定川的职业成长历程与寄语
- 作者:数字科学系
- 来源:数字科学系
- 点击:0
- 时间:2025-09-12
从“从未摸过电脑”的农村少年,到独挑母校信息化建设大梁的技术骨干;从电脑公司的基础运维,到参与多项校外技术服务项目的核心管理者——德阳安装技师学院1999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赖定川,用二十余年的职业坚守,书写了“以勤奋为路径,以实践为舟楫”的成长答卷。
2003年毕业至今,他的职业轨迹始终围绕“技术”与“责任”展开:初入职场扎根电脑公司做技术支持,在系统安装、设备维修中夯实基础;转战中国网库德阳公司、全美在线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,在网站编辑、区域技术服务中拓宽视野;2007年,他带着积累的经验重返母校,以信息管理干事的身份,牵头学校信息化建设与项目管理,成为连接“校园学习”与“职场实践”的鲜活桥梁。
回望来路,赖定川坦言:“职业教育给我的不只是会用电脑的技能,更是‘肯吃苦、敢尝试、能坚持’的底气。”这份底气,藏在他从“零基础”到“技术骨干”的每一步里,也成为他想传递给在校学子的核心力量。
一、职业历程:每一步扎根,都是“勤”与“践”的叠加
赖定川的职业路,没有“跨越式晋升”的传奇,只有“在每个岗位做到极致”的踏实。
2003年毕业时,计算机行业尚未普及,求职一个月后,他进入一家电脑公司做技术支持。每天背着工具包穿梭在客户之间,从装系统、修电脑到排查网络故障,重复的基础工作里,他却总能找到提升空间——把常见故障整理成“维修手册”,把客户需求记在笔记本上反复琢磨,“当时就想,哪怕做基础工作,也要比别人做得更熟练、更细致”。
这份“细致”让他在后续岗位中持续突破:做网站编辑时,主动学习HTML代码优化页面;任全美在线西南区域技术员时,跑遍川渝多地调试设备,把区域技术服务响应时间缩短近一半。2007年母校招聘信息管理干事,他带着“把职场经验反哺校园”的想法应聘,从此一头扎进学校信息化建设:从搭建校园网络系统,到开发成绩查询平台,再到统筹智慧校园项目,每一个项目都亲力亲为,“校园里的技术工作,连着师生的日常,容不得半点马虎”。
如今,他不仅能独立负责各类技术项目,还常带学生参与校外技术服务,把“在实践中解决问题”的理念传递给新一代学子。
二、成长经历:从“不敢碰电脑”到“玩转技术”,勤能补拙是良训
“第一次进计算机实训室,我连开机键都不敢按,怕把设备弄坏。”赖定川至今记得入学时的窘迫——来自农村的他,入学前从未接触过电脑,看着同学熟练操作键盘,心里既羡慕又着急。
为了弥补差距,他找到实训室老师“毛遂自荐”:“我帮您打扫卫生,能多留一会儿练习吗?”从此,每天放学后的实训室里,总有他的身影:从练键盘指法开始,对着字根表背五笔,手指练到发酸;学DOS系统命令时,把英文指令用音译记在纸条上,反复背诵直到熟练;遇到不懂的问题,就追着老师问、抱着教材啃,甚至把同学的操作步骤画成流程图。
“勤”的积累,终在“实践”中开花。中专二年级时,他开始协助老师做技术支持:帮同学重装系统、给成绩数据录入核对、测试学校刚开发的成绩查询系统。一次录入上千条学生成绩,他逐行核对三遍,没出一点差错;测试系统时发现漏洞,主动熬夜排查代码,提出的修改建议被老师采纳。“那段日子,虽然都是杂活,但我知道,每多做一次,就多一次成长。”
毕业前在成都企业实习时,他凭借熟练的操作和认真的态度,提前完成实习任务,还帮企业解决了困扰许久的网络卡顿问题。“实习老师说我‘上手快、能扛事’,其实我只是比别人多练了几遍、多想了一层。”
三、职场心得:挫折是“实践”的试金石,责任是“勤”的方向标
职场从不是一帆风顺,赖定川也踩过“坑”。2003年刚工作时,他因一时疏忽,没备份数据就给客户重装系统,导致客户重要文件丢失。“不仅被领导批评,还赔了客户的损失,那段时间特别自责。”
这次教训让他彻底明白:技术不止是“会操作”,更要“有责任”。此后,他养成了“先备份、再操作”的习惯,每次服务客户前,都会详细确认需求;做项目时,提前制定应急预案,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在前面。
后来转做项目协调,面对跨部门沟通的难题,他又拿出“勤”的劲头:主动对接每个环节的负责人,用表格梳理工作流程,甚至牺牲休息时间跟进进度。“职场里没有‘学不会’的事,只有‘不愿做’的懒。遇到困难别逃避,多尝试、多总结,挫折反而会帮你找准方向。”
四、寄语学子:以勤为笔,以践为纸,书写自己的成长路
面对在校学弟学妹,赖定川结合自身经历,给出了三条“接地气”的建议:
1.别怕“起点低”,敢开始就赢了一半
“我入学时连电脑都不会开,现在不也能负责项目吗?”他鼓励大家摒弃“中职生不如人”的想法,“学校给你们提供了比当年更好的实训设备、更丰富的实践机会,只要你愿意学,从现在开始一点都不晚。”
2.抓住每一次“实践”的机会,小积累会成大能量
“别觉得实训室练习、社团活动、帮同学修电脑是‘小事’。”他举例说,自己当年就是在一次次协助老师、一次次解决小问题中积累了经验,“计算机是实践性学科,只有多动手、多尝试,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技能。”
3.把“勤”变成习惯,持续学习才不会落后
“现在技术更新太快,今天学的知识,明天可能就不够用了。”他建议大家每天留一点时间学习:“哪怕每天只学一个新命令、弄懂一个小问题,坚持下来,你就会比别人走得更远。”
五、结语
二十余年过去,赖定川仍记得第一次在电脑上敲出自己名字时的激动,也难忘为了赶项目在实训室熬夜的夜晚。“我走的每一步,都离不开在学校打下的基础,离不开‘勤’和‘践’的支撑。”
如今,德阳安装技师学院的实训设备更先进了,校企合作的平台更广阔了,赖定川常对学生说:“你们比我们当年幸运太多,一定要珍惜在校时光,用勤奋积累实力,用实践锤炼能力。”
以勤为径,可攀职业高峰;以践为舟,能渡成长之河。愿每一位德安技师学子,都能像赖定川一样,在勤奋中扎根,在实践中成长,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职业路!
- 0